返回首页

槲蕨的入药部位是什么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0-14 19:38   点击:232  编辑:常梁   手机版

一、槲蕨的入药部位是什么

槲蕨主要是根茎入药。冬、春采挖,除去叶片及泥沙,晒干或蒸熟后晒干,用火燎去毛茸。有活血止痛和治跌打损伤等功效。

二、请问这是什么?作用与功效

“天达2116”具有独特的生理作用,对细胞正常功能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降低细胞膜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减少膜电解质的外渗,提高叶片中RWC的含量。从而提高了抗病诱导因子和综合内源激素的水平,实现了二者的平衡,最终表现为保障细胞膜的完整性;它能够启动植物自身的生命活力,提高植物的生理活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植物自身的生命潜力和生产能力,增强叶片的光合效能,促进生根,提高植物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从而能显著增强植物自身的抗干旱、耐高温、抗日烧、抗干热风、耐低温、抗冻害、耐水涝、耐弱光、抗药害、抗病害、忌避虫害等性能。特别在预防冷冻害、干旱、解救药害、消解农药残留等方面,作用特别显著。

(1)“天达2116”能保护、稳定细胞膜,提高作物对寒、旱、涝、盐碱等逆境因子的抗逆性“天达2116”对蔬菜、果树和各种农作物的低温、冻害、干旱及其他灾害的防御上,作用显著,效果明显。能有效地预防“倒春寒”,而且对遭遇冻害的修复、缓解方面功效显著。经镜检观察,植物喷洒后1小时内就可达到降低细胞质液的渗出,起到保持水分的功能。尤其是在寒流来临之前喷施“天达2116”,能在临界点温度基础上,达到缓解低温、冻害的效果。在冻害发生之后喷施,有起死回生和较好的修复作用。

(2)能有效地缓解药害 近年来除草剂药害及各种农药药害频繁发生,日益严重。众多的实验验证: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棉花、蔬菜、茶叶、药材、果树等作物,一旦发生除草剂药害、农药药害,随即用“天达2116”喷洒缓解,每5~7天1次,连喷2次,可以缓解药害,能较大限度地恢复植物的生命活力。

(3)合理使用“天达2116”,可促进植株发根,根深、根广,根系发达 可有效地调节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控制旺长,塑造合理株型,促进花芽分化与果实发育。

(4)“天达2116”,具有抗病诱导作用 能显著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对生理性、真菌、细菌性病害及病毒病有突出的预防和控制功效,对细菌性病害还有良好的辅助治疗功效;对虫害有一定的忌避作用。与非碱性农药混配,对农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尤其是与天达恶霉灵混用可提高药效,降低农药使用量的50%,被称为植物苗期病害的临床急救特效药。与世高、多菌灵、腐霉灵、灭幼脲、虫酰肼、啶虫醚等多种防病杀菌、杀虫药剂混用,都可降低农药用量,提高农药活性,增强药效,降低成本的功效。

(5)增产效果显著 到目前为止,数以几百万计的农民朋友反映,凡是使用过“天达2116”的,不论是什么作物皆能增产,其增产幅度可达10%~40%,甚至更高。

(6)能显著提高农作物产品的质量与商品价值“天达2116”可改善粮食、果品、蔬菜、茶叶、烟叶、药材等产品的营养成分与品质,能显著提高瓜、菜、果的品质,美化果实形状,果面洁净光亮、色彩鲜艳,含糖量高、口感好,耐贮运性强。

(7)促进成熟 果树、瓜菜等,经连续3~4次喷洒“天达2116”,能提前成熟5~7天,并能提高产品的耐储运性,延长保鲜期。

(8)能显著消解植物体中的农药残留量 据山东外贸公司等部门在2005年对出口日本的蔬菜检测发现,喷洒“天达2116”3天之后农药残留量比对照减少50%左右,14天之后可减少90%以上。

骨碎补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fortunei(Kze.)J.Sm.的根茎。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骨碎补,别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飞蛾草。英文名:Drynariafortunei。真蕨目、骨碎补科蕨类植物,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淡,微涩。

三、槲蕨和崖姜蕨是同一种植物吗

首先,槲蕨、崖姜蕨,这是中文民间名字,他们包含了多种槲蕨,在草药里叫爬岩姜在中药里叫骨碎补。中文名有很多。以前槲蕨属于水龙骨科,现在多把他独立为槲蕨科。这个科共有8属12种,民间中文名基本全部统称。也都按同一药材入药,都具有类似功效。按药典最正宗的药材来源是槲蕨Drynaria fortuninei这个种类。你说的这几个名字在民间是同时指的这个科的植物。在植物学上,为了避免由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植物称呼不同混乱,排除同名异种、或异名同种的混乱,所以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植物名采用拉丁名,也就是学名。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你问的几个中文名其实不能准确区分他们指的是哪一种槲蕨,可以得到的答案是,这些称呼几乎包含了槲蕨科的12个种类。这样回答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槲蕨具有奇特的两型叶,型态别具一格,是极有特色的一种附生藏。其粗壮的根状茎横走如姜,故又称石岩姜。根状茎上密被钻状披针形鳞片,看上去如动物皮毛一般。营养叶呈干膜质状,紧密覆盖在根状茎上,形如栅叶,可接收树上落叶鸟粪等肥料,转化为腐殖质供植株自身所需的营养。夏天新生的嫩绿色营养叶,着生在金黄色的新块根上,尤为醒目,它可以不断生长至秋季变成棕褐色互相覆盖在根状茎上。抱子叶从营养叶中抽出,有柄,宽大,可长达30-40厘米,宽约10-18厘米,羽状深裂,裂片互生,孢子囊群着生在叶背小脉交叉点上,呈桔黄色。

植株高80~140cm,簇生成大丛。根状茎肉质,粗肥,横走,密生鳞片,鳞片棕色,长条形,有睫毛。叶簇生,硬革质。光滑,有光泽,无柄;叶片矩圆状倒披针形,中部宽15~25cm,向下部渐狭,但近基部又渐变阔而呈心形,中部以上深羽裂,有时近羽状,向下浅裂或波状;中部以上的裂片宽2~3.5cm,顶部渐尖,全缘,以关节和叶轴相连,干后往往脱落。叶脉两面明显,下面粗凸,网状。网眼单一或分叉,内藏小脉。抱子囊群生于靠近侧脉的网眼上边和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近圆形或矩圆形,成熟时呈断线形,无盖。

没有听说过 前来学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黑心菊的介绍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