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牛奶蔬菜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05-06 06:32   点击:1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农业区位因素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本节的重点。而怎样分析某种农业区位因素,或根据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选择该地的农业区位,是实际应用中的难点。自然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气候因素。一是温度,植物对温度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如橡胶在15℃时就会停止生长,在5℃的条件下就会冻死。积温是气温的延伸概念,如水稻成熟要求15℃以上的积温有2500℃~3000℃。两者综合反映在温度带上,故有热带植物、温带植物等的分别。二是水分,水分有降水和灌溉两个来源,如果既无降水又无灌溉水源,植物就不能生长。因其对水分不同的要求而有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之分。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一月份0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是我国最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在此线以北,以旱作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在此线以南,困水分条件较好,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土壤不仅是农作物生长的支撑物,更是植物所需养分的实体,疏松的土壤可使植物的根系易于发展,肥沃的土壤可使植物生长得更好。无土栽培可以为植物提供支撑物,但植物所需的养分还得依靠土壤来提供。温度对土壤中养分的释放也起重要作用。地形平坦的平原,一般都是冲积性的平原,土层深厚而肥沃,易物灌溉,土地利用率高,易于是实现机械化,宜于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劳动作业面大(山坡斜面均为作业面)而生长面小(植物竖直向上生长,实际生长面积为坡面乘以坡度的余弦),不易耕作,水土流失严重,宜于发展畜牧业和林业。自然条件一般来说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地价、政策等因素是最值得农民考虑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要、交通、可运用的资金等因子则成为首先考虑的因子。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农业区位因素中的社会经济条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最终考虑也是经济因素。夺社会经济因素中,市场和交通运输两个因素是最活跃的区位因素。随着市场和交通条件的变化,世界农业进一步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在进行农业区位分析时,要把握住教材具有递进关系的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理解:第一,农业主要区位因素;其二,影响某一地区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其三,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最后,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又要考虑社会、环境、生态效益,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教学思路:“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部分首先引入区位的含义,作为知识准备,再运用实例引导同学讨论,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然后对比分析“杜能的区位模型”和“辛克莱模式图”,讨论这两图异同点与当地城市边缘地带农业实际分布关系,找出不同点与原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部分,先简单地用地图形式介绍世界主要农业抵御类型的名称和分布概况,增加学生对农业类型的感性认识,然后以案理形式深入介绍原始迁移农业、传统谷物农业和现代混合农业三种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地域类型,注重引导学生将农业地域类型与“农业区位因素”所学知识相结合,并指导学生理论 联系实际,判断分析本地农业地域类型极其形成条件。“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部分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以讨论、辩论的形式说明农业活动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的影响,教师做必要的小结。教学疑点:1、本节标题以及工业部分标题及其相关内容出现了“区位”一词,但教材对此概念并没有相应的文字说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内容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对杜能和辛克莱两种农业区位理论的了解。因此在上课过程中应增强“区位”含义的内容,作为必要的了解。2、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要求较高,但教材主要类型举例似乎较少(3种),缺乏代表性,上课时应增加本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来介绍,没有单列科技因素,不能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发展对农业的影响,应增加举例,强调农业科技的影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