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世界上真的有红色,紫色的蒲公英吗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09-23 04:45   点击:172  编辑:尤忠   手机版

一、世界上真的有红色,紫色的蒲公英吗

有。

紫色蒲公英多生于海拔2500米以上高山草甸、草甸草原。产新疆(乌鲁木齐、阜康、布尔津、精河、乌苏、察布查尔、尼勒克、昭苏、和静、温宿等地)。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也有分布。

而红色蒲公英是蒲公英的稀有品种,由于对土壤、日照、纬度等气候条件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只在少数地区有分布。红色蒲公英是蒲公英与薰衣草花粉互换产生颜色变异得来,因此是与薰衣草共生的特殊品种,因颜色呈特殊的紫红色而得名,因浪漫华美而稀有高贵深受群众喜爱。

扩展资料:

蒲公英的价值:

蒲公英浑身是宝。蒲公英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其次是维生素B2,维生素B1最低。其中,叶子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每百克含59.2毫克;花蕾中维生素B2最高,每百克含1.8毫克。蒲公英含17种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

在各种氨基酸中,最值得称道的为γ氨基丁酸,它在人脑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可促进乙酰胆碱合成、降血压等。

此外,蒲公英中还含有钾、钙、铁、锌、锰等多种矿物元素。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根部外,其他部分所含的“钾/钠”比例高达10以上,有助于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紫色蒲公英

百度百科-红色蒲公英

人民网-蒲公英,难得的美食

有啊,由于生长气候环境要求独特,加上和薰衣草共生,因此世界只有在两个地方出产紫天使(红色蒲公英),一为南斯拉夫城市卢布尔雅那,一为法国普罗旺斯。 花语 天涯海角,至死不渝! 红色蒲公英是蒲公英的稀有品种,由于对土壤、日照、纬度等气候条件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只在少数地区有分布。红色蒲公英是蒲公英与薰衣草花粉互换产生颜色变异得来,因此是与薰衣草共生的特殊品种,因颜色呈特殊的紫红色而得名,因浪漫华美而稀有高贵深受群众喜爱。 “花罢成絮,因风飞扬,落湿地即生。”每当初春来临,红色蒲公英抽出花茎,在碧绿丛中绽开朵朵紫红色的小花。花开过后,种子上的紫色冠毛结为一个个绒球,随风摇曳。种子成熟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安家落户,孕育新的花朵。

我只见过绿色的,开黄花

有吧,变异,现在什么不都可以培养嘛,

有,什么都有

二、蒲公英的叶子长什么样?

蒲公英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

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

扩展资料:

蒲公英的采收可分批采摘外层大叶供食,或用镰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食用,每隔30天割1次。采收时可用镰刀或小刀挑割,沿地表1~2厘米处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继续生长。

也可一次性整株割取上市,一般每亩地每次可收割2000~2500公斤。蒲公英整株割取后,根部受损流出白浆,10天内不宜浇水,以防烂根。蒲公英作中药材用时可在晚秋时节采挖带根的全草,去泥晒干以备药用。

三、蒲公英叶子图片

拓展资料

蒲公英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

蒲公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茎是空心的,折断之后有白色的乳汁。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的叶子呈莲座状平铺,羽状浅裂或齿裂。

春季花信为4至5月,秋季花期为8至9月。蒲公英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之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花为亮黄色,由很多细花瓣组成。果实成熟之后,形似一白色绒球,成一朵圆的蒲公英伞,被风吹过会分为带着一粒种子的小白伞。

参考链接

蒲公英――中国植物志

1、图中即为蒲公英成长期的叶子。

2、图中为成熟期蒲公英叶子。

拓展资料:

蒲公英属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多年生草本。根略呈圆锥状,弯曲,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

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花期4~9月,果期5-10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蒲公英

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紫红色

拓展资料

蒲公英用途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功效,《新修本草》谓其“主治妇人乳痈肿”,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双球菌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外用和口服均可以治疗面部痤疮和皮肤炎症。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首载于《新修本草》,自古以来,常被作为野菜食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列为菜部,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言其“嫩可为蔬,老则入药”。蒲公英日常可榨汁、凉拌、煸炒、入汤羹、做馅料、煮粥食用。

中医认为,蒲公英药性甘苦而寒凉,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因此,常被作为养生保健的“日常之品”,有些人甚至将他们晒干保存后,一年四季都在吃。但其实,蒲公英主要适用于春夏季及热证调理,并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尤其以下人群更需禁忌。

1.阳虚体质的人。蒲公英药性苦寒,用量过大又具有缓泻作用,因此,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表现的人应慎用。

2.行经期的女性。蒲公英寒凉,可凝滞血脉,引起经期不适。

3.哺乳期女性。蒲公英过于寒凉,容易伤及母体,也会引起婴幼儿不适。哺乳期间,如需使用,应以鲜品捣烂或干品水煎液外敷为宜。

4.孕妇。蒲公英具有通利下行之性,有滑胎、动胎之弊。

5.过敏体质者。有少数人对蒲公英过敏,接触后易产生荨麻疹,这类人应慎用。

来源于中国健康网

拓展资料

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等。

蒲公英为叶根生,排成莲座状;叶片矩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成叶柄状,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状,全缘或具疏齿。花茎上部密被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全部为舌状花,花冠黄色,先端平截,花药合生成筒状,包于花柱外,花丝分离,白色,短而稍扁外具纵棱,有多数刺状突起,顶端具喙,着生白色冠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

参考资料:百科网页链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