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 玫瑰 栀子花 杜鹃花 红花 风信子 罗汉松 茶花 牡丹 百合 长寿花 莲花 富贵竹 马蹄莲 君子兰 仙人掌 蝴蝶兰 茉莉 龟背竹 蔷薇 绿萝 吊兰 菊花 芦荟 生石花 桂花 芍药 发财树 梅花 蟹爪兰 康乃馨 郁金香 荷花 睡莲 海棠 球兰 满天星 昙花 紫罗兰 铁线莲 天竺葵 常春藤 万年青 紫藤 虎皮兰 文竹 紫薇 水仙 牵牛花 腊梅 虎刺梅 绣球花 金银花 四季海棠 非洲菊 向日葵 迎春花 洋桔梗 大花蕙兰 春兰 红豆杉 沙漠玫瑰 樱花 九里香 红梅 墨兰 波斯菊 扶桑花 山地玫瑰 令箭荷花 虎尾兰 长春花 六月雪 碰碰香 秋海棠 白兰花 桂花树 映山红 雏菊 山茶 金边瑞香 金鱼吊兰 黄杨 玉兰花 木槿花 贴梗海棠 滴水观音 吊竹梅 红掌 仙人球 月季 黄花 三角梅 碗莲 白掌 橡皮树 麦冬 花朵 竹芋 鲁冰花 蕙兰 凤仙 石竹 佛手 大丽 麒麟 石榴花 散尾葵 丁香 榆叶梅 鹤望兰 旱金莲 迷迭香 瓜叶菊 芙蓉花 鸡冠花 太阳花 薰衣草花 夜来香 雀梅 凌霄花 龙船花 灯笼花 八仙花 牡丹吊兰 广玉兰 白牡丹 藤本月季 紫茉莉 虞美人花 凤梨花 盆栽月季 兰花品种 西府海棠 石莲花 含笑花 香雪兰 蝴蝶兰花 蓝石莲 西洋 四季桂 夹竹桃 桃花 玉簪花 龙舌兰 锦带花 雪花 双色茉莉 风铃草 木棉 水培花卉蒲公英 春花 丁香花 曼陀罗 珍珠吊兰 炮仗花 文殊兰 七里香 莺尾花 葱兰 万寿菊 吉娃莲 铃兰 仙客来花 翠菊 茉莉叶 彼岸花 钟花 水培风信子
返回首页

蒲公英的季节

来源:www.muyeseed.com   时间:2022-11-22 13:05   点击:60  编辑:admin   手机版

花期――3~8月

药食观赏兼用巨大型“铭贤1号”蒲公英栽培技术

一、巨大型“铭贤1号” 蒲公英植物学特征

铭贤1号蒲公英肉质根较粗壮;叶基生,叶狭倒披针形,先端急尖或盾圆,边缘有倒向羽状缺裂,长20-65cm,最长可达80cm以上,宽50-100mm左右;花由叶丛中抽出,头状花序,直径25-40mm;总苞宽钟状,长13-25mm,绿色,先端渐尖长4-10mm;舌状花,亮黄色;花葶多数,可达百余枝,花葶高20-70cm;瘦果浅黄褐色,长3-4mm;中部以上有大量小尖刺,其余部分为小瘤状突起,顶端突然缢缩为长0.4-0.6mm的喙基,喙长7-12mm,冠毛白色,长6-8mm,种子千粒重为0.68g;花期始于4月上旬,5月上旬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延续15天左右,全年均有零星开花,在9-10月间也有一次较集中的果期。

二、巨大型“铭贤1号”蒲公英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蒲公英适应性很强,在大部分土壤中均可成活,但人工栽培应选用向阳、肥沃、可灌溉的沙壤土地。土地深翻25-30cm,每10000m²施有机肥30000-40000kg,整细整平,做畦待播。

2.播种与育苗。蒲公英在4-9月间均可播种。种子无休眠特性,且采收后生活力下降较快,最好在5月下旬选用刚刚采收的新种播种。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一般采用条播,浇足底水后按行距25-30cm开浅沟,亩用种500g,播后耙平地面即可。育苗时需专用育苗畦,撒播用种5g/m2,覆土0.5cm以下,7-15天内出苗。及早清除杂草。

3.定植。育苗畦内苗高达到10cm以上、幼苗4片真叶以上时可以定植。按不同的栽培目的采用不同的株行距。作药用与食用栽培时株行距一般为25cm×25cm,较好的地块还可以减小密度。作观赏用时可定植于较深的花盘,也可根据绿化带形状适当调整密度来定植。定植后浇定植水和缓苗水,然后中耕锄草。

4.田间管理。直播苗在苗期要及时拔除杂草,拔草可随间苗一同进行。2次间苗后按株行距25cm×25cm定苗。当年不采收地上部分,应促进生长,利于根部营养的积累。追肥2次,以速效氮肥为主。第二年即可开花结籽,在开花前与结籽后各浇水追肥1次,这时蒲公英叶子已完全覆盖地面,只要拔除田间个别大草即可。作观赏用时,应及时去除枯黄叶片和不整齐的花葶,在盛花期要去掉种子已成熟的花葶,在果期应去掉刚刚开放的花。每年的晚秋,地上部分枯黄后应及时清理掉,以防病菌与害虫在栽培地中越冬。

5.病虫害防治。蒲公英抗病力强,很少发生病害。感染病菌大部分是由于地下害虫咬伤根部引起感染所致。蒲公英根系为肉质直根系,地下害虫危害较为严重。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地老虎等,防治方法是在种植蒲公英的地块提前一年秋翻晒土及冬灌,可杀灭虫卵、幼虫及部分越冬蛹;也可用糖醋液、马粪和灯光诱虫,清晨集中捕杀;将豆饼或麦麸5kg炒香,或用秕谷5kg煮熟晾至半干,再用90%晶体敌百虫150g对水将毒饵拌潮,亩用毒饵1.5-2.5kg,撒在地里或苗床上;地下害虫为害严重时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kg与15-30kg细土混匀后撒入地面并耕耙,或于定植前沟施毒土。以人药为目的栽培时不使用化学药剂杀虫。

6.收获。播种当年不采收叶片,第二年开始采收。以药用为目的,收获全草时可于春秋植株开花初期挖取全株。作蔬菜栽培时不收全株,在叶片长至30cm以上时可刈割叶片和在开花初期收花葶,去掉烂损叶片,分级包装即可上市。每年可刈割4-5茬,每亩产量可达3500-4000kg。在5月份蒲公英种子大量成熟,应及时采收,否则很容易被风吹散。采收时最好用吸尘器采收,效率极显著高于手工采收。

地区分布

多分布于北半球。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各地均有分布。生于道旁、荒地、庭园等处。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

生态习性

它没有桃李的花朵娇艳,没有玫瑰月季芬芳,但它传播着春天的气息,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在田间、沟谷、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等处处开放。

“花罢成絮,因风飞扬,落湿地即生。”每当初春来临,蒲公英抽出花茎,在碧绿丛中绽开朵朵黄色的小花。花开过后,种子上的白色冠毛结为一个个绒球,随风摇曳。种子成熟后,像把把小小的降落伞,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安家落户,孕育新的花朵。

繁殖栽培

蒲公英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2002年春节,济南某超市人工种植蒲公英每5千克售价80元,蒲公英将成为餐桌上的新时尚。

1.如何从野生蒲公英中获得种子?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籽期,每株开花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10个以上,开花后13-15天种子即成熟。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切不要等花盘开裂时再采收,否则种子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大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克左右,小叶型蒲公英种子粒重为0.8-1.2克左右。

采种时可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盆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挖根栽培。通常10月份,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行距8厘米×3厘米,栽后浇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芽,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可采叶上市。

2.蒲公英种子如何发芽?如何播种?

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当气温在15度以上时即可将种子播在湿润土壤中。经过90个小时左右即可发芽。种子土壤温度15度左右时发芽较快,在25-30度以上时,发芽慢,所以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行播种。

根据试验结果得知:5月末采收种子后立即播种,从播种至出苗需10-20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种,则从播种到出苗需15天,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3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蒲公英播种前,应先翻地作畦,畦宽80-90厘米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厘米,沟宽10厘米。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春播最好进行地膜覆盖,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盖。

3.蒲公英如何进行肥水管理?

蒲公英抗病、抗旱、抗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重点主要是肥和水。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每亩还须施17-20公斤硝铵作基肥。播种后,也要始终保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在生长季节,要追肥1-2次。播种当年一般不采叶,以促进其繁茂生长,使下年早春植株新芽粗壮,抽生品质好、产量高的嫩叶。

4.蒲公英怎样进行早熟栽培?

早春表土5厘米深处地温达1~2度时,上年种植的蒲公英就开始萌发长出新芽。一般清明节前新芽露出地面,此时在土里的“白芽”部分长度已有3-4厘米所以野生的蒲公英一般在4月20日前后即可上市,这时市场上很少有新鲜叶菜蔬菜,很受消费者欢迎。

人工温棚栽培的蒲公英,由于生育环境条件改善,因此上市期比野生的提早,这样,对蔬菜市场供应更有实际意义。

无公害蒲公英体芽菜的生产技术

蒲公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体芽菜是指利用蒲公英营养贮藏器官肉质直根,在适宜的栽培环境下直接培育成的芽苗菜。蒲公英具有很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它的肉质直根生产的体芽菜新鲜、富含营养并且无污染,对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采种。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上午8、9点钟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种子。采种时选择叶片肥大、汁多色绿、锯齿较深、根茎粗壮的蒲公英作为采种株。将花托变黄的花序剪下,放室内后熟1天,待花序全部散开,再荫干1-2天,用手搓掉冠毛,晒干备用。蒲公英的留种采种最好有固定的种子圃地。

(二)肉质直根的培育。用作生产体芽菜的直根可以到野外直接采集,这样虽然比较经济,但直根不肥大,建议人工培育。

1、选地与播前准备。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无较大污染源的地块种植。秋收后净园并结合耕翻整地每亩施入4000-5000千克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翌年土壤化冻后按1.2米宽做畦,待播。

2、播种。在土温达到10℃以上时开始播种。在畦内开浅沟2-3厘米,沟距10厘米、宽10厘米,踏实浇透水,将种子按细沙,拌均匀,撒播于沟内,覆土2-3厘米,最后在畦的两边插上竹弓子,盖上塑料膜以保持蒲公英萌发的最适温湿度。

3、苗期管理。播种后9-12天出苗。幼苗出齐后,去掉薄膜并及时浇水、中耕除草。2-3片真叶期及5-6片和7-9片真叶期时,结合中耕除草分别进行3次间苗(间下的苗可上市),最后一次按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选壮苗定苗。间苗、定苗后一般均需及时浇水。定苗后立即随水追施腐熟消毒的人粪尿。

4、蹲苗与田间管理。莲座期后一段时间不浇水,直到肉质根进入迅速膨大期。田间管理除清除杂草外,主要是水分管理,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可根据植株生长状况追施有机肥。播种当年不采叶,以促其肉质根粗大,以利来年早春生产出优质的芽菜。一旦发生病虫害可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

5、肉质根的收获与贮藏。肉质根的收获最迟应于上冻前完成。将挖出的根株进行整理,摘掉老叶,保留完整的根系及顶芽。选择背荫地块挖宽1-1.2米,深1.5米(东西延长)的贮藏窖。将向质根放入窖内,码好,高不超过50厘米。贮藏前期要防止温度过高引起肉质根腐烂或发芽,后期要防冻。该技术高产的关键是培育粗大、肥壮和充实的肉质根,并且冬季贮藏合理,营养消耗少。

(三)蒲公英肉质根囤栽技术。选用温度能稳定维持在8-25℃的保护设施。在设施内做床土厚40―50厘米的栽培床,栽培基质用洁净的土壤或河沙等,最后设施内用熏剂消毒。囤栽前应将肉质根提前一天从贮藏窖内取出荫晾。按长度分级,然后按级别一沟一沟的码埋,码埋间距2-3厘米,埋入深度以露出根生长点为度,码埋要整齐。码埋完毕后立即浇透水,水后2-3天插小拱棚、覆盖黑色薄膜。囤栽后一般床内温度保持在15-20℃,湿度控制在60%-75%为好。当叶片达到10-15厘米时,用手掰或用刀割取叶片,注意保护生长点。收获一般应在清晨进行。芽苗清洗分级包装后及时放入冷库或运往市场销售。为延长市场供应期,可分期分批囤栽。

大棚蒲公英的栽培

蒲公英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野生菜,野生状况下的蒲公英产量不高,但引种栽培后能够获得高产、稳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选地和播种蒲公英种子采收后可当年播种,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目前采用夏季播种、秋季定植的方法。选择土壤肥沃、湿润的向阳沙壤土地块,播前浇透水,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5万公斤,过磷酸钙300公斤。深耕,整平耙细,作畦,畦宽1.2米。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然后覆土约0.3-0.5厘米厚。小面积播种可采用育苗盘育苗。

定植后管理定植后,新叶生长前一般情况下不浇水,如土壤干旱时可用喷壶浇水。新叶长出后可视土壤墒情浇水,畦面土表风干见湿为宜。同时开始松土打垄,发现缺苗要及时补苗,栽后2-3周内不宜浇水,以防烂根。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蒲公英生长过程中一般不施用化肥,以保证蒲公英品质。大棚栽培蒲公英入冬前畦面浇透水,地表最好用马粪或麦秸等覆盖,以利保温、保湿。当年秋末冬初盖棚,也可在第二年早春3月中下旬扣棚,促进早日萌发,并及时除去地表覆盖物,浇水,松土。若在温室内,温度保持10℃以上,蒲公英植株即可正常生长,当植株生长达到适宜大小即可采收上市。

采收与留种 用钩刀或小刀挑挖,沿地表1-1.5厘米处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小株继续生长。蒲公英每株开花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所以留种要有专门的种子田,应选生长健壮、叶肥大、汁多色绿、根茎粗壮、无病虫害株就地留种。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花盘黄绿,种子从乳白色变成褐色时表明种子成熟,为防止种子脱落,应分次采收。将花摘下,在室内存放2天,等花盘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待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顶端的绒毛,晒干备用。

法国厚叶蒲公英的栽培技术

法国厚叶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农技人员从法国引进的一种高产药菜兼用新品种,生产性能和生物产量是我国野生蒲公英的8倍-10倍。综合效益每亩达6000元以上。现将我国种植法国厚叶蒲公英的技术整理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1.整地施肥 选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种植,亩施有机肥4500千克-5000千克,混合过磷酸钙15千克,均匀撒到地面上。深翻地20厘米-25厘米,整平耙细,做成长10米-20米、宽1.2米-1.5米的畦待播。

2.播种 蒲公英采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无休眠期,从春到秋可随时播种。根据市场需求,冬季也可在温室内播种。露地直播可条播或撒播,条播是先在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30厘米开浅横沟,播幅约10厘米,种子播下后覆土1厘米,然后稍加镇压,播种量50克/亩。平畦撒播,亩用种50克-100克,播种后盖草保温保湿,出苗时揭去盖草,约10天即可出苗。

3.中耕除草和间苗 当蒲公英出苗10天左右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每1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封垄后可人工拔草。出苗10天左右进行间苗,株距8厘米-10厘米,经20天-30天即可定苗,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25厘米,撒播者株距15厘米。

4.肥水管理 蒲公英田间管理的重点是肥和水。蒲公英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除合理施用基肥外,生长期间应追肥1次-2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0千克-14千克,磷酸二氢钾5千克-6千克。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秋播者入冬后,在畦面上每亩撒施有机肥25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既起到供养分作用,又可以保护根系安全越冬。翌春返青后可结合浇水施用化肥(亩施尿素10千克-15千克、过磷酸钙8千克)。为提早上市,早春可采用小拱棚覆盖。

5.病虫害防治 蒲公英的抗病能力极强,常见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和蚜虫。防治霜霉病可用72%克露或克霉氰或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每亩喷施5%百菌清粉剂300克,或用2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防治蚜虫可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2000倍-3000倍液,该药对蚜虫有特效。也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20%二嗪农乳油,21%灭毙乳油3000倍液或7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洒。

6.采收 蒲公英的采收可分批采摘外层大叶,或用镰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每隔15天至20天割1次。也可一次性整株割取上市,一般每亩地每次可收割500千克-600千克。蒲公英整株割取后,根部受损流出白浆,此期不宜浇水,以防烂根。蒲公英作中药材用时可在晚秋采挖带根的全草,去泥晒干以备药用。作蔬菜时可采收其嫩苗或嫩叶。蒲公英种子采收的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上旬,采种时选择叶片肥大、汁多色绿、锯齿较深、根茎粗壮的蒲公英作为采种株。将花托变黄的花序剪下,放室内后熟1天,待花序全部散开,再阴干1天-2天,用手搓掉冠毛,晒干备用。因蒲公英的植株生长年限越长产量越高,所以留种采种最好有固定的种子圃地。

日光温室栽培蒲公英

1、整地 10月下旬在日光温室内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翻土深20-30厘米,耙平做成南北走向,小低畦,畦宽1.2米,畦埂高5厘米,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厘米),以利于光照和浇水。

2、播种 11月上旬播种,种子很小,播种时,捏起少量种子向空中高抛,使其自然飘落均匀着于畦面。

干播湿出,播种完毕后浇水,浇水要采取喷淋,喷头向上,呈牛毛细雨状均匀下落。往返喷洒,畦面水量不要太多,避免种子在地表不固定而漂移。浇水三天后畦面撒过筛细土0.3厘米厚,再喷洒少量水。苗出土前不能浇大水。

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5-30℃,并要做好保温措施。从播种至出苗约10天。除了直播以外,还可采挖母根。选挖叶片肥大,根系粗壮者,保留主根与顶芽,作为种用。开沟定植,株行距为20厘米×10厘米,浇定植水。缓苗养根,封冻前浇一次封冻水,并盖上草帘,等待越冬。

3、出苗后管理 蒲公英是双子叶植物,种子出苗时两片子叶出土,6-7天后出真叶,当有2-3片真叶时,对畦中生长不均匀的小苗进行间苗,株距10-12厘米。此时日光温室内温度要降至10-15℃,同时要适当降低土壤温度,以防幼苗徒长。在间苗时要拔出畦中杂草。

4、软化栽培 为了增加可食性,常采用软化栽培这一技术,方法是蒲公英萌发后,进行沙培,每次铺1厘米厚的细沙,待叶片露出地面1厘米后,再一次进行沙培,依次进行沙培4-5次,于叶片长出沙面8-10厘米,连根挖出、洗净,去掉须根,即可上市。通过软化栽培后的蒲公英,苦味降低,纤维减少,脆嫩质优。

5、病虫害防治 蒲公英抗病力强,如有蚜虫危害,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300倍液喷雾防治。

6、采收 1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此时株高以达到15厘米以上,有7-8片真叶。当发现植株根系健壮而生长缓慢时,可适当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宝、大民-绿兴、云大-120等,也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复合肥等进行叶面追肥,可明显提高蒲公英的产量和品质。

采收方法:沿地表下1-2厘米处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割大株留中、小株继续生长。也可掰取叶片。摘取嫩茎叶去掉枯叶,提高商品菜价值。

7、采种 二年生植株方可开花、结实,授粉后,经过15天左右果实成熟。5月下旬至6月下旬,花托由绿变黄,每天上午8-9时,将花序剪下,放室内后熟一天,待花序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至种子半天时,用手搓掉寇毛,晒干即可。

8、经济价值 蒲公英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量盛,繁殖快速,营养全面,药用多效,是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

市场价格则更可观,一般平均每平方米产1-1.2千克。每千克平均10元(按3月份市场计算),则每(亩)收益可达6000-7000元,是农作物效益的十几倍。

特色蔬菜蒲公英的早春栽培技术

1、种子准备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条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籽期,每株开花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20个以上,优良品种单株开花数量可高达100多个,开花后经13-15d种子即成熟。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变成褐色时即可采收,切不要等到花盘开裂时再采收,否则种子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大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g左右,小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0.8-1.2克左右。

采种时可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盘全部散开,再阴干1-2d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备用。

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直接挖取野生蒲公英的根用于栽培。通常在10月份,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行距8×3cm,栽后浇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发新叶,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可采叶上市。

2、整地施肥

选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沙质土壤进行播种,播前深翻整地。施农家肥3000-4000kg/666.7平方米,混合过磷酸钙15kg/666.7平方米,均匀地撒到地面上。深翻地20-25cm,整平耙细,做平畦宽1.2-1.5m、长10m、起20cm高小垄,精细整畦,畦内开沟进行条播。

3、播种

蒲公英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但也耐-30℃低温,3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播种,品种有“铭贤一号”“法国厚叶管花蒲公英”等。播前将适量细沙与种子拌均匀,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cm,沟宽10cm,行距30cm。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cm,播量0.5-1.0kg/666.7平方米。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播种后为了保温、保湿和提高出苗速度,应覆地膜于畦上,4-5d出苗后再取下地膜。为提早出苗可采用温水烫种催芽处理,即将种子置于50-55℃温水中,搅动至水凉后,再浸泡8h,捞出种子包于湿布内,放在25℃左右的地方,上面用湿布盖好,每天早晚用温水浇1次,约3-4d种子萌动即可播种。

4、间苗、定苗

出苗10d左右结合中耕进行间苗,株距3-5cm;出苗20d后定苗,株距8-10cm,保苗700-1000株/平方米。

5、肥水管理

出苗10d左右要及时中耕锄草并加强肥水管理。生长期追肥1-2次,追施尿素10-15kg/666.7平方米,磷酸二氢钾8-10kg/666.7平方米。

6、病虫害防治

蒲公英一般没有病害。虫害有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多在苗期危害,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防治。

7、采收

蒲公英茎叶再生能力强,可一次播种多茬采收。当叶片达10-15cm时,即可沿地表2cm处平行收割,收割时割大株,留中小株,绑成小捆上市。也可采摘外层大叶供食,或刀割心叶以外叶片。一般产量露地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0.8-1.0kg;大棚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1.2-1.7kg;温室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1.5-2.4kg,经济效益可观。

8、多年生植株的田间管理

蒲公英植株生育年限越长,根系越发达,地上植株生长也越繁茂,收获的产品产量高、品质好。因此,生产上应进行多年生栽培。多年生栽培的地块,要注意多次拔除杂草,并在生长季节加强水肥管理,适时采收。

为提早上市,早春可采用小拱棚覆盖。秋末冬初,应浇一次透水,然后在畦面覆盖马粪或麦秸等,以利根株越冬和翌年春季较早萌发新株。

食用价值

[编辑本段]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生吃: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千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凉拌: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钟,沥出,用冷水冲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莱。

做馅:将蒲公英嫩茎叶洗净水焯后,稍攥、剁碎,加佐料调成馅(也可加肉)包饺子或包子。

食疗:①蒲公英粥:蒲公英30克,粳米100克,煮成粥,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②蒲公英茵陈红枣汤:蒲公英50克,茵陈50克,大枣10枚,白糖50克,制成汤,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上等辅疗药物;③蒲公英桔梗汤: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白糖少许,一起煎成汤,对痈有一定疗效;④蒲公英玉米汤:蒲公英60克,玉米蕊60克,加水浓缩煎服或代茶饮,用于治疗热淋,小便短赤。

药用价值

[编辑本段]

药学应用简介:

蒲公英又称尿床草,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风湿,不过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还是不要擅自使用为佳,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香药草,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干燥蒲公英则选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者

蒲公英属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蒲公英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

蒲公英整体开花时期较长,3~8月份都可见到蒲公英花,北方稍短,南方在10月份仍然能看到飘飞的蒲公英花。但它的1个花序只开5~6天,一个植株的花期近1个月时间。在它的花期几乎都在传播种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没有了